Pages sur ce sujet: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 |
Off topic: 泰晤士(TIMES)四合院儿 Auteur du fil: QHE
|
wherestip États-Unis Local time: 14:59 chinois vers anglais + ...
wherestip wrote:
无论什么文章,我都是宁愿看原文,不管是中还是英。
原因是 不走样的翻译 几乎 ——》1/∞ | | |
pkchan États-Unis Local time: 15:59 Membre (2006) anglais vers chinois + ...
對老北京四合院的印象是十分模糊的。除了在一些類似“家、春、秋”的港產電影中,看到在片場蓋搭的四合院場景外,真正踏足過北京四合院是在1984年的仲夏吧。
來美前臨別香江,曾到中國走了一圈。在離開北京前的黃昏時份,當然會到全聚德一嘗北京填鴨的滋味。當時環繞著烤鴨店,就是有很多大小不一的胡同,老北京街坊把我們的旅遊巴團團圍住了。其中一�... See more 對老北京四合院的印象是十分模糊的。除了在一些類似“家、春、秋”的港產電影中,看到在片場蓋搭的四合院場景外,真正踏足過北京四合院是在1984年的仲夏吧。
來美前臨別香江,曾到中國走了一圈。在離開北京前的黃昏時份,當然會到全聚德一嘗北京填鴨的滋味。當時環繞著烤鴨店,就是有很多大小不一的胡同,老北京街坊把我們的旅遊巴團團圍住了。其中一位手搖紙扇,抱著孩子的大娘,盛意拳拳,一定要我走進她的四合院看看,在請示過領隊後,只好唯命是從。
在一個標準的四合院,就住上超過十數戶人家,連內院也蓋了房子,說香港的居住情況擠逼,這裏就連私隱也沒有了,床靠著床,只是一簾之隔。所謂“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的時代,實是已經過去了。
早年前,網友David Shen曾在這論壇,登過北京大拆四合院後,剩下來的組合石件堆在售賣場的圖片。每塊石件就告訴你一段鮮為人知的北京老故事。四合院是拆了不少,碩果僅存的就成了高昂的地產項目,不少附庸風雅的香港高官、富商巨賈、文化藝人,爭先搶購屯積,風景這邊獨好。想那個曾在大媽手中的孩子,早已被逐出胡同了。
北京的四合院就好像上個世紀,埋在舊城牆下的時間囊,告訴這一代人段段過往的家史,有著豐厚的文化傳統,在所謂現代化的進程中,卻逐漸消失得無影無蹤。
http://www.kuwo.cn/yinyue/519573/
[Edited at 2014-05-08 23:23 GMT] ▲ Collapse | | |
wherestip États-Unis Local time: 14:59 chinois vers anglais + ...
pkchan wrote:
對老北京四合院的印象是十分模糊的。除了在一些類似“家、春、秋”的港產電影中,看到在片場蓋搭的四合院場景外,真正踏足過北京四合院是在1984年的仲夏吧。
來美前臨別香江,曾到中國走了一圈。在離開北京前的黃昏時份,當然會到全聚德一嘗北京填鴨的滋味。當時環繞著烤鴨店,就是有很多大小不一的胡同,老北京街坊把我們的旅遊巴團團圍住了。其中一位手搖紙扇,抱著孩子的大娘,盛意拳拳,一定要我走進她的四合院看看,在請示過領隊後,只好為命是從。
在一個標準的四合院,就住上超過十數戶人家,連內院也蓋了房子,說香港的居住情況擠逼,這裏就連私隱也沒有了,床靠著床,只是一簾之隔。所謂“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的時代,實是已經過去了。
早年前,網友David Shen曾在這論壇,登過北京大拆四合院後,剩下來的組合石件堆在售賣場的圖片。每塊石件就告訴你一段鮮為人知的北京老故事。四合院是拆了不少,碩果僅存的就成了高昂的地產項目,不少附庸風雅的香港高官、富商巨賈、文化藝人,爭先搶購屯積,風景這邊獨好。想那個曾在大媽手中的孩子,早已被逐出胡同了。
北京的四合院就好像上個世紀,埋在舊城牆下的時間囊,告訴這一代人段段過往的家史,有著豐厚的文化傳統,在所謂現代化的進程中,卻逐漸消失得無影無蹤。
pk,
你描写的情况是北京胡同里的大杂院。 ...
经过文化革命的 “洗礼”,真正单门独户的四合院是极少的。 特别是文革前 一家人居住在一栋四合院的高干、高知阶层,以及不少直到文革前夕还未被彻底 “整” 过的“统战对象”,在文革中受到冲击的是极为普遍的。 据我所知,当年幸免的寥寥无几 - 有的是因为 周总理亲自批示受到了保护。 其结果是经过文化革命,北京平常的四合院基本都是多家共居的。条件比较差的呢,就成了 你所描述的那种大杂院。
如今当然是 “换了人间”。 公有制普遍还原为私有制,自然会出现像 龙安志那样一个人拥有多幢四合院的情况。不过可以想像,住得起 单门独户的四合院的人是须要非常有钱的。
历史上何尝不是如此? 杜甫的诗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最好写照。
当然这种 介绍中华文化传统与精髓 的纪录片是不会将这些历史上发生过或遗留下的陈谷子烂芝麻 (old baggage) 拖泥带水地统统包括进去的。
[Edited at 2014-05-09 03:42 GMT] | | |
pkchan États-Unis Local time: 15:59 Membre (2006) anglais vers chinois + ...
[獨家]明星房事①:鄧文迪北京四合院值1億_娛樂頻道_新浪網-北美
dailynews.sina.com/bg/ent/chnstar/phoenixtv/.../15545486205.htmlCached2014年2月23日 ... 四合院的稀缺性與具有老北京的傳統特色,讓它成了各路政商名流的搶購的建物,但
代先生透露:“四合院在奧運會前曾經引起搶購風潮,但未來幾年, ...
明星豪宅为何热衷四合院?_财讯.COM - 拾锦
life.caixun.com/lyzy/20140227-CX03cekn-all.htmlCached2014年2月27日 ... 放眼娱乐圈,四合院还引起了不小的抢购风潮。各路政商名流抢购为何如此热衷
四合院呢?是因为四合院以其特有稀缺性和老北京的传统特色,还是 ... | |
|
|
pkchan États-Unis Local time: 15:59 Membre (2006) anglais vers chinois + ...
截至昨天,在網上搜索“梁啟超北京故居”,仍可以查詢到位於北溝沿胡同23號的一座四合院。這裡在1986年6月被列為“北京東城區文物保護單位——梁啟超故居”,成為梁啟超在北京唯一被認定的故居。但有參觀市民發現,這座四合院門前的文保單位名稱已由“梁啟超故居”變更成了“四合院”。東城區文委確認,該處已不再屬於名人故居。http://history.people.com.cn/BIG5/n/2013/0816/c363490-22587003.html | | |
David Lin Royaume-Uni Local time: 20:59 Membre (2013) anglais vers chinois + ... Modérateur de ce forum
看到 PK 的临别中华之四合院 ‘时间囊’ 旅游体验,让我想起这个名句:
There is meaning in every journey that is unknown to the traveler.
可能有人已经知道出处,但是我暂时不说出自哪位名人之口,让大家先想想自己有没有这个体验,可以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 | |
QHE États-Unis Local time: 15:59 anglais vers chinois + ... AUTEUR DU FIL
wherestip wrote:
pkchan wrote:
對老北京四合院的印象是十分模糊的。除了在一些類似“家、春、秋”的港產電影中,看到在片場蓋搭的四合院場景外,真正踏足過北京四合院是在1984年的仲夏吧。
來美前臨別香江,曾到中國走了一圈。在離開北京前的黃昏時份,當然會到全聚德一嘗北京填鴨的滋味。當時環繞著烤鴨店,就是有很多大小不一的胡同,老北京街坊把我們的旅遊巴團團圍住了。其中一位手搖紙扇,抱著孩子的大娘,盛意拳拳,一定要我走進她的四合院看看,在請示過領隊後,只好為命是從。
在一個標準的四合院,就住上超過十數戶人家,連內院也蓋了房子,說香港的居住情況擠逼,這裏就連私隱也沒有了,床靠著床,只是一簾之隔。所謂“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的時代,實是已經過去了。
早年前,網友David Shen曾在這論壇,登過北京大拆四合院後,剩下來的組合石件堆在售賣場的圖片。每塊石件就告訴你一段鮮為人知的北京老故事。四合院是拆了不少,碩果僅存的就成了高昂的地產項目,不少附庸風雅的香港高官、富商巨賈、文化藝人,爭先搶購屯積,風景這邊獨好。想那個曾在大媽手中的孩子,早已被逐出胡同了。
北京的四合院就好像上個世紀,埋在舊城牆下的時間囊,告訴這一代人段段過往的家史,有著豐厚的文化傳統,在所謂現代化的進程中,卻逐漸消失得無影無蹤。
pk,
你描写的情况是北京胡同里的大杂院。
对对,那是北京”大杂院”,名实相符。过去住在正规院子或楼房里的人还多少有点瞧不起住大杂院的(其实在哪里不是如此)。这些老百姓现在几乎都搬迁掉了,也确实听到其中的辛酸苦辣事儿。再说国内房地产的法律法规好象也没有定数,更不用说如何执行了。
毕竟,北京已是个焕然一新的城市,新的砖瓦又开始堆砌新的记忆了。
[Edited at 2014-05-08 23:20 GMT] | | |
pkchan États-Unis Local time: 15:59 Membre (2006) anglais vers chinois + ...
“西城區有錢,合併後應該能把我們這兒給改造改造,當然好了。”對於四區
合併的做法,居住在宣武區老牆根胡同的關先生說。40 年來,他一直居住在這個由
四合院改造而成的大雜院裏。“這裏擠了 20 多家人,我們一家三口,就這 10 平米,
日子難過啊。”關先生感慨道。“早就想搬了,可沒錢買房,只能將就著唄。”最
近,關先生聽說大雜院所在的區域要拆遷,能拿到一筆合理的補償款,足夠在外城
買套房子,這成為他現在最大的期盼。
isites.harvard.edu/fs/docs/icb.../北京四区合并保护旧城%20繁体.pdf | |
|
|
ysun États-Unis Local time: 14:59 anglais vers chinois + ... |
Jinhang Wang Chine Local time: 04:59 anglais vers chinois + ...
David Lin wrote:
J.H. Wang wrote:
David Lin wrote:
”至于现在,如果它永远是现在,从来不会成为过去,它就不会是时间,而是永恒。“
这样翻译的话,的确更简练了,而且读起来也更通顺了,当然意思也没错。不过,我们是不是可以把 move on 这样的字眼翻译出来呢?
'成为' 过去
字典对于 move on 有三个解释:
— verb
1. to go or cause (someone) to leave somewhere
2. ( intr ) to progress; evolve: football has moved on since then
3. ( intr ) to put a difficult experience behind one and progress mentally or emotionally
例句: 朋友,不要再为这事感到悲伤,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已经没法改变,就让它 成为过去吧。
你也想一下有什么其他描述 ‘过去’ 的词语,最好是动词,也适合这个比较严肃、简洁及有逻辑性的名句。
一個原則 - 在翻译名句时用词越浅白越好,因为句子本身意义已够深长,如果用深奥词语翻译会令人更摸不著头脑。
重新考虑了一下,我的原译的确有点问题。主要是“前进”而成为过去构成了逻辑上矛盾,你的新译避免了这个问题而又传达了原意,的确更胜一筹! | | |
wherestip États-Unis Local time: 14:59 chinois vers anglais + ... |
Meixia Jordan Allemagne Local time: 21:59 anglais vers chinois + ... 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 | May 9, 2014 |
四月在东南亚转了一圈,回德国不久,时光匆匆过,今天才得空回到Proz,看见四合院里这么热闹,也进来讨杯清茶,歇歇脚。
时间的确是在物质现实和人类意识中最神秘的dimension 。
后现代主义的哲学家们认为,我们对时间与空间的感知和理解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举例来说,在两个物理量纲之间发生了一种奇特的逆转或者交换现象,他们把它称作为时间�... See more 四月在东南亚转了一圈,回德国不久,时光匆匆过,今天才得空回到Proz,看见四合院里这么热闹,也进来讨杯清茶,歇歇脚。
时间的确是在物质现实和人类意识中最神秘的dimension 。
后现代主义的哲学家们认为,我们对时间与空间的感知和理解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举例来说,在两个物理量纲之间发生了一种奇特的逆转或者交换现象,他们把它称作为时间的空间化。1989年大卫•哈维(David Harvey) 确定了一个新概念“时空压缩”并宣称: “我想建议,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我们一直体验着激烈的时空压缩,它对政治经济的实践、阶级力量的平衡、文化和社会生活都带来破坏性的影响,让我们迷失了方向。”
(原文为 “I want to suggest that we have been experiencing, these last two decades, an intense phase of time-space compression that has had a disorienting and disruptive impact upon political-economic practice, the balance of class power, as well as upon cultural and social life.” )
在时空压缩的过程中,时间是否失去了它的体验深度和可塑性? 阿贝•拉梅耐在1819年曾发出哀叹:“人类不再读书了。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我们的心灵必须要回应从四面八方同时出现的许多要求,必须迅速地解决那些问题,否则它们就消失 了。但是有一些事情,我们是无法迅速地解释或者理解的,而这些偏偏正是对人类至关重要的。仓促行事导致人类无法集中精力,最终大大搅乱了整个人类的理 性。
”(原文为“Man does not read any longer. There is no time for it. The spirit is called upon from all directions simultaneously; it has to be addressed quickly or else it disappears. But there are things, which cannot be said or comprehended quickly, and exactly these are most important for man. This rushing of movement, which does not allow man to concentrate on anything, finally shatters the entire human. .” )
-------
Stephen Hawking confesses modestly in his book '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
“Even if it turns out that time travel is impossible, it is important that we understand why it is impossible.” ▲ Collapse | |
|
|
pkchan États-Unis Local time: 15:59 Membre (2006) anglais vers chinois + ...
“山中方一日,世上几千年!” 若走更遠些,離開了地球的軌跡,還有泰唔士這個概念嗎? | | |
ysun États-Unis Local time: 14:59 anglais vers chinois + ... |
wherestip États-Unis Local time: 14:59 chinois vers anglais + ...
Yueyin,
What a treasure trove of archival images! Thanks a lot for sharing the links in the forum. BTW, I noticed that many of the images were sourced from Life Magazine.
They sure don't make it easy for somebody to make a personal copy of any of the images. Luckily it's not something that would faze a person who owns a Mac.
p.s., 看到了 西四路口西北角的那家新华书店翻了新。 那是我以前到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处上班每天都必须经过的地方。 | | |
Pages sur ce sujet: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 |